首页 >> 书院动态 >>BJU之旅 >> 寒假行·BJU之旅(见闻录三)
详细内容

寒假行·BJU之旅(见闻录三)

十年磨一剑

——BJU及BJU出版社之旅——



接触BJU教材已经有4年的时间,前前后后使用起来的时间加起来,也差不多有2年的时间。第一次使用BJU教材的感受,便是惊艳于它完备的教师支持体系。简单来说,即便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老师,我也能够将课程目标、内容、上课的PPT、上课的提问、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估掌握80%。应该说,对于第一次教授English的我来说,这些支持绝对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



身为书院中文教材的编写者之一,毫不讳言地说,我希望中文教材有一天也可以拥有这样完备的教师支持体系,也可以有这样精美用心的插图,有完备整全的学生练习册,最起码,当老师们在教授中文课的时候,不至于感到手足无措。

BJU出版社

▲▲▲▲▲





我有幸和几位同侪一起,浸淫在BJU出版社的工作氛围之中,接触到了这份让人叹服的教材背后的团队,领略到了他们的专注用心和专业喜乐。

在去BJU出版社的那五天当中,每一天的时间表安排,都很充实。从前两天的教材介绍,到后三天的实地参访,每一项规划都具体到人,到时间段,如果中间出现意外,也会有早已计划好的后备活动。整整五天,紧凑却不紧张。

挑选其中几个事情来分享:

1

很荣幸见到了高年级教材的几位编写者。无论年龄几何,无一例外地,他们爱着各自的领域,科学也好,数学也好,文学也好,历史也好。这种热爱,不光是对于自己的“地盘”了如指掌,同时无时无刻不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,就如中国人所说“三句话不离本行”。无论是同历史老师的交谈,还是同科学老师的交流也好,我可以感受到,对于他们而言,组织编写教材,并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,更是一份能让他们付出时间、精力和心血的事业,是一份交托出去的事业。

教材编写者的热情





2

、曾经在学生时代做过校内兼职工作的我,最不愿意做的工作之一,就是做接待和会议前的准备了。原因十分简单,因为当你做接待的时候,无论你当时的心情如何,都必须保持微笑;会议前的准备呢,更是繁琐。每一份材料,要保证没有纰漏。在出版社的前两天课程安排中,因为课程密集,所以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准备了相当多的小点心和饮料,以缓解长时间听课的压力。虽然从没有注意过他们什么时候补充的,然而所有的小零食似乎从来没有减少过。无论到出版社哪里去探险,随处看到的都是一种热情和温暖的面容。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,处处透露着“用心”和“尽责”两个词。


出版社其他的工作人员和接待安排





3

 一本教材,通常由编者制定出框架,然后将不同的章节分配给不同的作者来完成。这样做,极容易让教材的不同部分充满不同的风格。所以,在编写或更新每一科教材之前,编者、作者和插画作家会先坐下来,商定好整本书的框架,作者也会向插画作家说明希望的插画种类和风格。这之后,就是各自的工作了。先不论作者书写的内容,就BJU的教材而言,即便是书本上最不起眼的插图,也都是由插画作者一幅一幅手工画出来,对于历史人物来说,还需要翻阅资料,让他们穿上相应时代的服装;为了保证插画中人物动作的真实,作者和插画作家还会自己摆出相应的动作,拍下照片,之后在根据照片一步步修改。就我所见到的插画来说,课本上呈现的最终插画,前期通常会有5到6个底稿作为保证,这样大量的前期准备和用心制作,最后呈现出的,即便是眼所未见的,我也相信一定是精品

作者和插画者





4

 几乎每科BJU教材,都辅以相应的远程学习视频,被称之为DLO(Distance Learning Online)。相信看过的人,一定会对这些视频有着很深的影响,有的感慨于,这些网络视频中老师的讲解事无巨细;有的感慨于,这些老师讲解中,会借助大量的小道具来帮助孩子们理解;也有的感慨于,老师们服装样式的老旧。无论是赞美也好,吐槽也好,我相信,当他了解到每一科视频录制背后的工作和努力,他一定会对这些视频的评价有所改观

网络课程



一科视频的录制,通常需要花费3-6个月的时间。在这个期间,出版社通常会聘请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来完成。不同的科目,将会在自己的工作间中录制。为了保证视频录制的效果,老师们的衣服必须考虑到和背景色彩的搭配。同时,为了保证视频录制的连贯性,在每一次录制的时候,老师的衣服和发型,都必须保持一致。而且,这些老师在讲解的时候,是没有学生在场,他们只能面对一个监视器,声情并茂地完成这些课程的录制。这中间,如果有吐字不清楚、讲解错误的情况,还会被中断,要求重新录制。想象一下,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真实的课堂之中,我相信,被打断的老师一定会抓狂的。

另外,关于这些视频中的小秘密就是,这里所有用到的道具,包括视频中出现的那面墙和墙上的装饰,全部都是手工所成就的。知道了这一点的你,以后要不要试着来审视一下,视频中的小道具,是不是真实到难以辨别出它的真假呢?



非凡之喜乐,成就平凡之事


如果说责任心是推动一个人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基本;那么喜乐和愿意的心则为一件平凡的工作披戴上了生命。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,每一件平凡工作之后,其实都需要细节的打磨。



教材也好,艺术品也好,都有创作者的一份心血凝结在其中。责任心是完成的保障,喜乐才能够将作者的生命力注入其中。

在BJU出版社的一周,从作者、插画作者到印刷厂的工人,无论每天的工作如何,不论是插画或是道具的制作,不论是教材的书写,还是印刷厂工人的打包和书页的分类,我所看到的每一个人,是为他们的工作而自豪的。他们自信于他们所作的工作,他们相信这是一份呼召,一份为了更大的目的的呼召和计划。如果一切的工作都不是徒然的,如果一切的付出都是一个美好图画的一部分,那又有什么理由,每天以愁苦的心来面对呢?哭也一天,笑也一天,为什么不让喜乐充满你的心呢?




seo seo